大抵喜歡文學的人,或是讀中文系的人,都知道曹植(字子建)與曹丕(字子桓)兄弟之爭的故事梗概。我想,只要有點喜歡詩詞歌賦的人,一定都同情過曹植的遭遇。說起曹植,我還真有點對不起他,大學期中考,詩選老師考了一篇〈贈白馬王彪〉,當時竟忘得一乾二淨,我憑藉記憶胡亂瞎掰了幾句,沒想到我期末詩選的分數老師還給了我84分。因此,我後來把曹植的〈洛神賦〉讀得很熟,也真的喜歡起曹植的文采。
不過,畢業後,在現代社會打滾了十多年,吟詩作對的學生時代已經離我太久,許多詩詞歌賦和古典文學早已忘得一乾二淨。拜《軍師聯盟》所賜,又重新溫習了曹植的生平和作品。《軍師聯盟》最難能可貴的是,把以往古裝劇不太注重的文學性也加進去了,我看了幾集,就發現,編劇蠻喜歡引用一些《詩經》及其他典籍的句子。司馬懿、曹操、曹丕、曹植、楊修甚至是崔琰、荀彧等人的台詞也很講究,這些演員要沒有一定的史學和文學素養,光憑演技,是不足於把他的角色詮釋得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