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20609_122655.jpg

吉訶德》(又譯作《唐吉軻德》《吉訶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薩維德拉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出版的長篇反騎士小說。文學評論家稱《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內容簡介:

地方一個鄉村住著一位貴族叫吉哈納年近五十歲,身段頎長,臉龐清瘦,有一匹瘦馬,還有一支長矛、一面盾,家中有一個四十歲的女管家,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外甥女,還有一個幫工。他閒暇之餘喜讀騎士小說,讀得入迷了,不打獵,不管家事,後來賣掉田地去把所有的騎士小說都搬回家,並見人就與人議論書中的義理。他常常為小說中語言和情節神魂顛倒,以致腦汁漸漸枯竭下去,終於失掉理性。整個腦子滿是魔法、戰車、決鬥、挑戰、受傷、戀愛、暴風雨......種種荒唐無理的事,凡是書中所寫的他都信以為真。

 

他產生了一個瘋子都不曾有的怪誕想法,為了增進自己的聲名利謀求公眾的福利,他要去做遊俠騎士,要實行小說中遊俠騎士所做的一切,去解救苦難,去親歷危險,而流芳千古。他於是給馬了名為羅西南多又給自己取了名字,想了八天,最後才想起堂吉訶德

 

他騎上羅西南多,戴上破頭盔,然後第一件遇到的不平事是一個富農拷打一個小牧童,是因為牧童放羊時丟了羊,堂吉訶德見狀不平,他不僅叫富農放了牧童,還叫富農把欠下的九個月的工資照致發給牧童富農當時雖然答應下來了,可是吉訶德一走,又把小牧童綁起來打了一頓,可見他的仗義毫無幫助。

 

後來,他回到家,約見了他的鄰居——個老實的農民桑丘,約請其為侍從,答應將來叫他做海島總督。懷著夢想的桑丘騎著小毛驢,作為侍從與他一起「行俠仗義」去了。在兩次外出冒險中,鬧了無數的笑話,傻把風車當巨人,把旅店當城堡,把苦役犯當作被迫害的騎士,把皮囊當作巨人的頭顱等等最後由桑丘把他鎖在籠子裏用牛車拉回來。

但他仍執迷不悟,養好傷後又開始了第三次出征。這次桑丘真當上了總督,唐吉訶德迫不及待地要桑丘實施改革社會的方案,實際上幕後卻是公爵夫婦故意設計、惡整他們人的鬧劇。後來,被同村的卡拉斯科學士假扮的白月騎士打敗後才被迫返鄉,從此臥病在床。最後,唐吉訶德在垂危中理智甦醒,發現過去自己的荒唐,死前立下三條遺囑,一是過去付給桑丘的一筆錢,都不用算了,花剩下的都給他用,因為這個人心地純良,做事忠實;二是遺產全部歸甥女,但嫁人時,那個人不准嫁給騎士或讀過騎士文學的人否則遺產全部收回,撥給宗教充做宣傳費用;三是向以他為題材的作者致歉,令其寫出了這部荒唐的書,對此他深感不安

 

心得:

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具有一切腐朽封建制度的特徵:官僚和貴族生活糜爛放縱,下層人民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社會被堂吉訶德稱為多災多難的時代」、「可惡的年代」。他理想中的社會是沒有剝削壓迫、平等自由、和相處的黃金時代」。為了實踐他心中的黃金時代,堂吉訶德化身為遊俠騎士,一心一意要去濟世度人。

 

(一)眾人皆醒他獨“瘋”?

在小說一開始,眾人無不把堂吉訶德當成是個瘋子他一心一意想當遊俠去除暴安良、濟弱扶貧,他把風車當成巨人,勇敢無畏卻遍體鱗傷;他把客店當成城堡,妓女當成貴婦人,把長著麻臉的村姑當成是舉世無雙的美人杜爾西內婭小姐。他解救被富農拷打的牧童,為了虛幻的愛人吃苦修煉,但沒有一件事情的結局有相應的回報。

堂吉訶德各種荒謬怪誕的行為,完全脫離現實,違反常理和邏輯。他自以為是的騎士精神在世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瘋子”行徑。但當我們剝開他的可笑行為外衣,看到的卻是他維護正義、悲天憫人、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他的荒謬行為背後的動機都是正直善良的,為了維護他高尚的理想。

 

(二)披上騎士小說的外衣去對抗騎士文學

《堂吉訶德》本身就是一部騎士小說,實際上就是用“騎士小說”去反對“騎士小說,可以說是一部諷刺小說。這是因為塞萬提斯反對的所謂騎士文學,其實可以代表當時西班牙殘酷黑暗的上層統治和腐朽僵化的思想;而《堂吉訶德》的出現則反映了下層人民對於統治階級的不滿和意識覺醒。而當時西班牙政府對於文學作品的控制,不得不披上騎士小說的外衣作為防護罩。

但一切只是表面,堂吉訶德其實是一個披著騎士外套,卻做著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騎士的事情。儘管他的種種行為像個瘋子一樣無可救藥,這其實也反映了當時新興意識的出現所面臨的局面,人文主義思想的覺醒必然面臨固有觀念的巨大挑戰

 

(三)理想主義的瘋子與悲劇英雄

小說裡的其他人物一直把唐吉訶德視為一個瘋子,而我剛讀小說也認為堂吉訶德也的確是一個瘋子他是一個有夢想的瘋子。他所做的一切荒唐的事情,只因為太有理想主義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裏,固執地堅守著自己的理念,儘管這些理念已不合時宜不被任何人理解。但他仍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傻子,對現實全然不知,這也是他保有善良、正義、真誠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高尚的品行,讓他變成了一個眾人眼中的瘋子,而脫離現實的理想又讓他瘋了,走向死胡同。

小說最後堂吉訶德由一個滿懷熱情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了一個遭人愚弄傻子被白月騎士打敗後黯然返鄉,臥病在床,臨死前大徹大悟,讓他看清了曾經那麼執著追求的,其實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虛幻,使他成為了一個可笑又可憐的悲劇性的人物。但當那些世故圓滑的人們妥協了理想,當那些理智的人們變得冷酷現實、怯懦而卑微,我們不免反思,堂吉訶德固然是一個可笑又可憐的悲劇性人物,但也是一個可敬的英雄,至少他有勇氣去實踐常人不敢做的理想,不因他人嘲笑、侮辱而屈服,勇於發揮英勇、憐憫、誠實、公正、堅定......等騎士精神,唐吉訶德,作為一個悲劇英雄,也不過吧!

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少唐吉訶德式的騎士精神了,當人們過度理智清醒,面對冷酷的環境只會讓人越來越習以為常,少了為理想奮鬥的澎湃與狂熱。爾尼雪夫斯基曾說:「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唐吉訶德正是因為這份對理想的堅持展現出他可敬的英雄氣概。


 

 

arrow
arrow

    李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