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浣花溪招牌.JPG

            位在杜甫草堂對面的浣花溪公園,可說是成都的一座清幽絕美的勝地。

           公元七五九年,杜甫來到了浣花溪畔居住了四年,當時,杜甫寫下了〈江村〉一詩,首兩句是「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寫出了浣花溪畔水木清華,幽靜恬適的田園景致。

         浣花溪美人蕉.JPG

     未到浣花溪公園,我心中也勾勒了這樣一個秀麗恬靜的田園風光。但我驚覺,只賦予浣花溪公園秀麗恬靜的形象,簡直是以管窺天。剛踏進浣花溪公園,就瞥見三蘇的雕像,由左由右,依序是蘇軾、蘇洵、蘇轍,尤其蘇軾的雕像雄姿英發地映入我的眼簾,我的心震撼不已。

         

             再來是杜甫、屈原、李白,白色石雕的杜甫與李白一坐一立,屈原以黑色的石雕站在倆人身後。杜甫一派悠閒坐著,而李白英姿颯爽地舉手,似乎要舉杯邀明月。屈原神采煥發,雙手舉起身輕如燕的美人和鳥兒,頗具神話色彩。

三蘇.JPG

杜甫,屈原,李白.JPG

 

       再多走幾步,就發現,浣花溪公園不像杜甫草堂只是專門紀念杜甫,也不是只有杜甫的雕像。還有歷朝以來知名的詩人、詞人,像是王勃、駱賓王、白居易、黃庭堅、李清照、楊慎、龔自珍等……。其雕像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或坐或站,或舉手或閱讀,或仰望或托腮。

         

           我酩酊於其中,似乎不用坐時光機,就可以走進這場文壇盛會,而走在浣花溪公園的「詩路」上,似有萬斛的詩情,直奔胸臆,這是生活在競爭的城市裡,久久不曾有的情懷。

 

王勃與楊炯.JPG

        浣花溪公園的「詩路」,鐫刻著許多千古以來的名詩句,許多都是大學時期,選修古典詩詞背誦過,也愛過的詩句。其中一首之前沒讀過,到了浣花溪公園卻印象深刻的詩是北宋‧仲殊的〈望江南〉:「成都好,蠶市趁遨遊,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燈火上紅樓,車馬溢瀛洲。」

             

              還有一首過去曾經讀過,到了浣花溪畔,卻像一首熟悉且動人的樂曲,扣住我的心弦,那是南宋‧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其中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意蘊悠長。此詩原本講述的是詩人訪友未遇,久叩柴扉而門不開,沒有達到想遊園的目的,卻在牆外瞥見出牆頭的一枝紅杏,讓他想像園內春意鬧。這兩句詩被後人常用來比喻不守婦道的婦人,可是詩人的原意,其實只是表達人生陷入一種困頓或遺憾時,往往能出現新的契機。這很切合我近來的心境,每當雙目被柴米油鹽的瑣事掩蓋,總是只能瞧見現實的汙垢,而此詩卻讓我游目騁懷,開拓視野。

葉紹翁.JPG

李清照.JPG

龔自珍.JPG

      走過詩路,再走到了浣花溪畔,浣花溪如一條綠色的翡翠項鍊,環繞著杜甫草堂的外牆。浣花溪畔風光駘蕩,奶油黃、粉紫、亮橘色的美人蕉如此明媚鮮妍,淙淙溪水如此滌淨心靈。想著詩聖杜甫在經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帶著家人來到這處世外桃源,讓他寫出了〈春夜喜雨〉、〈蜀相〉這樣精湛的詩篇。

         

               我忽然想起李白的那句「別有天地非人間」來。我在想,李白曾到杜甫的夢裡,那是怎樣的一種景致?如果有像浣花溪畔這樣的綺麗風光,想必更能撫慰杜甫思念李白的悽惻吧!

美人蕉2.JPG

       走過漆成桃紅色的浣花溪橋,顏色粉潤夢幻,頗具現代童話風。

 

           看著溪水如明鏡,倒映著樹木深深,周遭行人來來往往,還有父母帶著可愛的小娃在附近散步,已經成為現代人休閒的好去處,而浣花溪公園比我想像大好幾倍,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也無法一窺全貌,浣花溪公園的綠波湖和滄浪湖更是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

浣花溪公園一隅.JPG

浣花溪之橋.JPG

      遊一趟浣花溪公園,真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撩撥起年少年時吟哦古典詩詞的純摯時光,一方面又感嘆韶光易逝,從大學時代接觸杜甫的詩至今,一轉眼就快20年。這些年在緊湊的文明社會裡,感受科技、競爭、擁擠、時尚,似乎曾把唐詩宋詞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但重新再溫習杜甫的詩,內心依然悸動不已,前陣子因為工作、家事而怏怏不樂,也為世態炎涼有所喟嘆,更有那種到不惑之年的迷惘與挫敗感,遂想起杜甫的〈旅夜書懷〉最後四句寫著「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年輕時讀了就動容,且在心中回響已久的詩句,相較於杜甫的飄泊無依,我個人這些小挫折與境遇又算得了什麼?

 

本文曾發表於更生日報  2019.10.13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09612

arrow
arrow

    李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