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南京的秦淮風光帶核心區,瞻園是必遊景點之一。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與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及留園並稱為「江南四大名園」,被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瞻園和我想像的古典園林出入不大,只不過比我想像得小。忽然覺得我住的附近公園(遺愛湖公園比這裡更清幽、更棒),但論歷史地位,瞻園是南京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裡面有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有金陵第一園的美譽。整個園林佈局典雅精緻,有明清古建築群、北宋太湖石、亭台樓閣、假山等。
2004年,瞻園被指定為「2004年中國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指定接待景點。2005年和2012年,「新金陵四十八景」評選揭曉,瞻園名列其中。
瞻園的建築設計亭台樓榭,層次分明,每個走道、雕花、畫框和姿態各異的樹木,形成獨特的取景作用,每個角度都有江南園林的韻味。
瞻園是山為主、水為輔的山水園水體,山重山,水重水的佳山妙水組成出一幅層山疊嶂,小橋流水,花香蝶舞的綺麗畫卷。只可惜當日遊客實在太多了,許多美景構圖都被拍婚紗和網紅佔住了,只能捕捉到這幾張看起來比較清幽的畫面。
瞻園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假山園」。全園占地約8畝,僅這些假山就占地3.7畝,由形態各異的太湖石組成。
李香君故居(又稱媚香樓)離瞻園不遠處,一樣都是在秦淮風光帶核心區。地址是秦淮區鈔庫街38號,說起李香君,可能有些人覺得有聽過,但不太熟悉,但讀文學或歷史的人,一定會知道李香君,她是明代的歌妓,但她可不是普通的歌妓喔!她是秦淮八艷的榜首。
瞧這李香君的雕像婀娜多姿吧!她才藝雙全,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而且其歌喉圓潤,卻不輕易與人歌唱,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問世後,李香君便聞名於世。
大家知道《桃花扇》的故事嗎?我大概在十年前在台灣看過《李香君》的戲曲,從此就蠻喜歡《桃花扇》,對這故事很有感。以下,先以百度的資料為基礎,很簡單的介紹一段:
明思宗崇禎末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來南京參加科舉考試,落第未歸,結識李香君,兩人情好日密。訂婚之日,侯方域題詩扇為信物以贈香君。
當時隱居南京的魏忠賢餘黨阮大鋮正為複社士子所不容,得知侯方域手頭拮据,遂以重金置辦妝奩以籠絡侯方域,意欲藉以緩和與複社的關係,被李香君看破端倪退回妝奩,阮大鋮因此懷恨在心。
李自成攻佔北京,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登基,改元弘光,擅權亂政,排擠東林、複社士子。時鎮守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兵逼南京,弘光小朝廷恐慌。因左良玉曾得侯方域之父提拔,侯方域遂寫信勸阻,卻被阮大鋮誣陷為暗通叛軍,侯方域為避害,遂逃往揚州。阮大鋮等逼迫李香君嫁給漕撫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濺定情詩扇。後楊龍友將扇面血痕點染成桃花圖,這就是貫穿全劇的桃花扇的來歷。
阮大鋮邀馬士英在賞心亭賞雪選妓,被李香君趁機痛罵以洩恨,但仍被選入宮中教戲。李香君托蘇昆生將桃花扇帶給侯方域,侯方域回南京探望,卻被阮大鋮逮捕入獄。清軍渡江,弘光君臣逃亡,侯方域方得出獄,避難棲霞山,在白雲庵相遇李香君,在張道士點醒之下,雙雙出家。
《桃花扇》故事被後人一直改編,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我看的故事是侯方域後來投靠清朝,李香君和侯方域恩斷義絕。
看這李香君的蠟像栩栩如生吧!要不是身上有灰塵,我猛一看,還真以為李香君真的坐在我面前呢!在古代的封建社會,身為歌妓的李香君雖處於社會底層,其人格卻散發出了璀璨的光芒,她勇敢、正直,不貪慕虛榮、不畏懼強權,展現出對愛國的民族氣節,這是當時一般的男人和文人都比不上的。
這是秦淮八艷的畫像,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妓,我列的名字可參照畫像由左而右排列,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顧橫波、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卞玉京。其他七大名妓,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去百度,資料很詳細喔!
李香君故居還收集了當時秦淮八艷穿的鞋子(真的好小,三寸金蓮耶!古代女人真命苦),還有銅鏡、折扇等。
李香君故居的二樓還有模擬一些當時的床和傢具,因為這些傢具比較陳舊(為了有歷史感),比較沒什麼好看,只放一張,主要是這些東西賦予的歷史意義大於本身的價值。李香君故居雖不大,但我覺得此趟收穫不比瞻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