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的海很藍,藍得像上了釉彩般。老梅的時間很慢,慢得晃晃悠悠。老梅的空氣很清新,像剛榨出來的鮮果汁;我忍不住摘下口罩,深、深、深呼吸。
那天,還耽溺在城市的喧囂和浮華中,外子邀我一起去老梅走走。雖然,疫情似乎讓地球按下了暫停鍵,人們被迫禁足,所有的交際、互訪等活動都宣告暫停。但我卻讓自己的思緒和行動經常處在PLAY鍵,總是忙碌又盲目地想完成工作、家事,而且處在急躁、求好心切卻力不從心的狀態。
久聞老梅的綠石槽,而且我嚷了好久,始終未成行。可能悶不住了,外子一提,我毫不猶豫就答應。非假日,淡季的老梅,人煙稀少,更可全然享受那份純樸、靜謐、閒散、愜意的氛圍。在文明之外的老梅,真的,會讓心靈也按下暫停鍵。
老梅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綠盈盈的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我們來晚了些,那石槽上原本蒼翠的綠,變成綠斑點點,倒也有一種滄桑、沉靜之美。站在石槽上,抖擻的浪花拍打著岩石,沁涼的海風撲面而來,我感覺自己幻化成一朵雲,被海景洗滌得輕盈柔軟,自在舒卷。
沿著岸邊走,一朵朵天人菊一路迤邐蔓延。其中幾朵天人菊,噙著笑意 ,婀娜多姿地擺Pose,我按下快門回應。再往海岸周邊的小巷子走,沒有便利商店與速食店,沒有現代化的設施。有的是低低矮矮的老房子、雜貨店、展示的舢舨船、賣石花凍的小販……。
我忽然想起舒國治在《臺灣重遊》裡寫道:「主街兩旁的橫巷,穿進去,曲來彎去,壓根就像是義大利老電影中的沒落場景。說來有趣,我們會在自己的家鄉的有些佳美荒景中看得或想像西方藝術電影的相近景致,然而老梅從沒有人在這裡拍過電影。」
舒國治遊老梅已是二十年多年前的事,現在的老梅已是略有名氣的觀光景點,但仍保有鄉村的純樸氣息,也多了希臘風情的咖啡館,若無電影場景,我也像走進一幅恬靜安詳的畫卷裡。
遊老梅,停下汲汲營營,不能喘息的文明生活,按下心靈的暫停鍵,讓城市裡的喧嘩與世俗的塵埃,隨風而逝。
本文發表於青年日報副刊 2020.10.04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270399&type=supp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