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是先到過湖北咸寧的隱水洞,我一定會被桂林的蘆笛岩震撼到,就因為之前在隱水洞第一次看鐘乳石,開了眼界,也有了銘印現象。但不得不承認,桂林的蘆笛岩琳琅满目,也是非常引人入勝的,蘆笛岩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西北郊的桃花江畔,距市中心 5 公里,洞口原長有一種蘆荻草,傳說草管可以做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因此得名。
據說,100萬年前這裡原是一個古地下湖,由於地殼運動使地下湖變成了山洞。後來,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變成了含有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含有碳酸鈣的水從岩石縫隙滲透到洞中,碳酸鈣就結晶,經過近百萬年的積累,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而蘆笛岩就被人們稱讚為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蘆笛岩是整個灕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旅遊局評定的首批國家4A級景區,是灕江5A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蘆笛岩洞內有大量姿態各異、瑰麗多彩的石筍(自地上向上生長)、石乳(自洞顶垂下)、由石筍與石柱連接成石幔、石花、石瀑等。
據說蘆笛岩年接待遊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區之首,開放以來已接待過四千多萬遊客,有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首腦及政要參觀過蘆笛岩,其中有鄧小平、朱鎔基、胡錦濤;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卡特;前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奧地利聯邦議會儀長哈塞爾巴赫博士等近兩百位外國首腦及政要,因此蘆笛岩也被稱為國賓洞。
蘆笛岩景區的岩洞是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喀斯特(KARST)即岩溶。中國是世界上對喀斯特地貌現象記述和研究最早的國家,早在晉代就有記載,尤以明徐宏祖所著的《徐霞客遊記》記述最為詳盡。
蘆笛岩有一個地方是水晶宮,可以說是蘆笛岩最寬廣,最魔幻吸睛的地方!很可惜,當天逛蘆笛岩的時候,我身體不舒服,所以拍的照片沒有很多,很多精湛的部分我的相機也拍不出效果,待遊客去親自觀賞,以下就選二張代表性的:
這取名叫定海神針,讀者還記得《西游记》裡孫悟空的貼身武器如意金箍棒嗎?原來是東海龍王龍宮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後被孫悟空"借"走。你覺得有像定海神針嗎?
這取名叫雪山倒影,如果你在在水晶宮前,有一片寬闊無比的水面,當五彩燈光投射在水面上,那湛藍的光線與周圍的石筍、石乳交織形成了一幅如夢似幻的畫面。
走出水晶宮,還有一個取名叫透光石的景象,讀者看右下方有顆小小的亮光,很像顆透光的石頭。
要離開溶洞前,有一方奇景,被取名為雄獅送客,讀者看看,這塊鐘乳石有沒有很像雄獅的側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