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到淡水時,應大學同學之邀,到三芝的淺水灣看海。我才知道,原來三芝也有個淺水灣,而且距離我家,車程不到1個小時。
記得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有一句關於女主角到了淺水灣旅館的描述:「流蘇一進門便不由得向窗口筆直走過去,那整個的房間像暗黃的畫框,鑲著窗子裡的一幅大畫。那澎湃的海濤,直濺到窗簾上,把簾子的邊緣都染藍了。」在我20歲時,看到這段文字,就一直嚮往有海的地方,此後,我迷戀過墾丁的海、金山神秘海岸,更航向地中海、亞得里亞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些海景美如綢緞,美如上了釉彩,美得我心中足以裝下一座海洋,已經足以掩蓋我對香港的淺水灣的記憶,也因當時是跟著團去淺水灣,走馬看花地待了幾個小時,已經孵不出一點浪漫的遐想。
但三芝的淺水灣,我卻是在想,什麼時候能再去一次呢?一轉眼,距上次去三芝的淺水灣已經三年了,但某些片段的記憶不曾被浪潮淹沒,加上當時帶了單眼相機,那一幀幀的照片,似乎也框進了更多回憶。
猶記得大學同學芬來找我時,是陽光和煦的夏日,她三個兒女蹦蹦跳跳的,相當雀躍。在淺水灣下站,就遠遠地看到,大海藍得像玻璃,而天連著海,藍得沒有一絲皺紋。再走近沙灘,軟軟的細沙,以如此謙卑的姿態親吻著我們的腳底,岸邊湧上的白色泡沫,形成不規則的細紋,像藍色裙襬上的蕾絲邊,最令我驚異的是,那裡的水草如此翠綠,在淺水裡漂浮著,令我一度以為是火鍋裡的鮮美海帶,可以現撈現食。
非假日的海灘異常靜謐,彷彿整個海灘都是我們的地盤。土耳其藍的海與天,以寬廣的胸懷擁抱我們,芬的兒女們在沙灘上堆沙、裝沙,無視於艷陽高照,樂在其中,孩子們的世界果然是一沙一天堂。我和芬找個陰涼的地方聊天,我全身放鬆,望著遼闊的海與天,剎那間可體悟寵辱偕忘,想我曾浪擲多少時間,在那些徒勞無功的執著上呢?
過去,對於海洋的記憶不全是美好,曾在墾丁看見日漸污染的海洋,窮極無聊的思考著茫茫未來,也在旗津的海邊被惡劣的天氣搞得焦躁易怒,對工作與人際陷入了麻木的狀態……,但對於淺水灣的記憶,卻始終停留在遼夐的天,靜謐的海,都是那年夏天,淺水灣雖像一本低調的畫冊,靜靜地擺在那裡不張揚,而當你用心地欣賞畫冊,卻發現那種藍是會佔據、掠奪你心中的某個角落,這種溫柔的力量,像是一種召喚,召喚著你再度前進。
本文曾發表於人間副刊 2018.0705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11185
沒有去過只是憑想像的
那綠色的海草應該可以吃~
小時候在南方澳住過3年
對於漁港的印象並不好
看到海水上面浮著一層油
就會讓人作噁
現在應該很乾淨
那時候很喜歡到海邊撿貝殼
一段快樂的日子~
淺水處的水質很清澈
連水草都看得好清晰
大片的沙灘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喔
淺水灣是北部看海的好地方之一
以前我去白沙灣會經過,但倒是沒在這兒停留過。
才能玩得很盡興
回歸斥子之心,似乎沒什麼不美!
推
也很有名
闢開假日人潮~會遊得盡興
海洋有種無形的力量,
一直在回憶中促使我們一次次地重返.
可惜來到了我這裡,
海灘鮮少是暖和的時候,
要碰點運氣才能穿短袖在沙灘上.
夏季,更是看到人潮湧現
三芝的淺水灣 美,很值得走走~
閱讀後一直在腦裡迴盪
不錯的景點,也很適合放鬆的地方
三芝淺水灣
我很熟
白白的沙灘
清澈的水
也有人在乘風帆
我們說的不知否同邊?
祝心愉
翠道安
真是幸運呢。
非假日去海灘異常靜謐,小朋友玩得好開心。我也喜歡看海...
恭喜好友此文刊登於人間日報
與天空的奧美
向著大海洋一鞠躬
更顯現我們謙卑的心胸
不過天氣也最熱
要做好防曬
心中認定的美好就不會被破壞
夏天的海景更是喜歡,海邊踏著海沙與海浪,是多麼愜意.舒爽
東北季風的到訪,矇著面紗的朦朧美,卻討厭挾著風沙的季風
以前念書的時候經過~三芝還是個很鄉下感覺的地方
張愛玲筆下的淺水灣還有影樹
我之後去~根本沒看到XD
我以為香港才有ㄟ
沒想到還很漂亮很適合去踏一踏海水阿
推推
無視於陽光的毒辣 純淨沙灘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喜歡海的遼闊 更喜歡您筆下的淺水灣唷~~^^*
海在妳的描述下像靜謐通透的玻璃
突然間好想海~~~
台灣的海灘汙染嚴重,美麗的海灣風景越來越少了!
雖然也商業化的蠻厲害的 但還未曾被陸客傷害 哈哈
記住它的美就好。
最怕的還是人為的破壞與污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