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救援1.jpg

 

由澳洲知名男星羅素克洛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伊斯坦堡救援》電影原名為《The Water Diviner》,背景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慘烈的加里波利戰役結束後四年

 

 

劇情簡介:

 

   加里波利(GeliboluGallipoli)戰役過後四年,澳洲掘井師(占水師)康諾(羅素‧克洛飾)面臨一項殘酷而沉痛的事實──戰場的三個兒子沒有返鄉,他盼到的只有一個牛皮紙包裹,裡面裝著一本殘破的日記、幾封信,以及一些照片。

 

   長期等待的痛苦讓他的妻子麗琪,也是三個兒子的母親自殺了。康諾受了這重大的打擊,決定長途跋涉九千英哩,尋找生死未卜的兒子不論是生是死,他都希望將兒子們帶回家鄉能安慰妻子在天之靈也能讓三個兒子的犧牲有價值。

 

   他費盡千辛萬苦,橫跨歐亞大陸,進入了這個離家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君士坦丁堡(即現今的伊斯坦堡),遇上伊斯坦堡美麗的旅館女主人愛希(歐嘉柯瑞蘭蔻飾)協助,使他燃起了一線希望。

 

    康諾前往加里波利,大英帝國軍方正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尋找戰死軍人的遺體。剛開始遭到軍方官僚百般阻撓他尋找兒子的遺體,但是康諾心意已決後來或許感動了土耳其軍官哈山少校(因加里波利的戰役,使得雙方應該是敵人關係),在這關頭上,願意給予尊重與幫助,而為了查出真相,他必須卸下心防,試著信任哈山、哈山的中士耶瑪。他利用在老家尋找地下水源的直覺感應到了二兒子和三兒子的遺體位置,不過其中一個兒子似乎並不在這片廢墟中也就是說他的大兒子似乎還在人世

 

    康諾最後成功找到了大兒子,但大兒子看起來卻異常的憔悴與蒼老康諾將大兒子帶回伊斯坦堡,又和美麗的旅館女主人愛希重逢他和愛希也發生一段令人出乎意料的感情……

 

伊斯坦堡救援2.jpg

 

心得:

 

  這部以加里波利戰役的背景的片子,其實不正面闡述戰爭的殘酷,只是用戰爭殘酷的背景,來烘托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以及戰爭之外的──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感情。

 

   從土耳其旅行回來以後,我對《伊斯坦堡救援》這部片子開始有感覺,也把加里波利戰役了解了一遍。我先把加里波利戰役簡述一遍,英法兩國聯手計畫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占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當時協約國在加里波利(Gelibolu,Gallipoli)半島損失慘重,逾13萬人因此喪命,是一戰初期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回顧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以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與鄂圖曼土耳其等國為首的「同盟國(Central Power)」以及英國、法國、俄羅斯與義大利等國為首的「協約國(Allied Power)」兩大陣營互相爭鬥,當時澳洲還是大英帝國的聯邦,所以加入英國所主導的戰爭。所以我們理解戰爭的背景,就更能理解這部電影裡的人物關係了。

 

    以康諾一個澳洲人的身分,土耳其軍官及伊斯坦堡的旅館女主人愛希跟他都應該屬於敵人關係,但後來都和他化敵為友,土耳其軍官被他感動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唯一來找兒子的父親,或許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甚至他和旅館女主人愛希醞釀出一段非常耐人尋味的愛情,而愛希對康諾說的一句話也是在於對他的肯定,「男人的價值在於他對孩子的愛,不在於別人如何評價他。」

伊斯坦堡救援3.jpg

  

   與其說這是反戰電影,不如說藉由殘酷戰爭反思人與人之間,對罪惡的寬容以及「愛」的共同信念,而無論你是侵略者還是受害者,你是戰勝國或是戰敗國,在這裡已經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康諾尋找兒子不屈不撓的決心,重要的是土耳其軍官不顧一切的幫助康諾,重要的是愛希可以拋開國與國之間的恩怨,去接納一位應該是敵人的澳洲人……。  

   

   全片有許多細膩的橋段,像一開始康諾面對三張空床為兒子講故事,用魔毯與咒語的意象最值得一提。而他被旅館女主人愛希的兒子搶了行李,追隨他到旅館的鋪陳很有層次、有趣,而旅館女主人以土耳其咖啡占卜來暗示他倆之間的情感發展,也很有特色。

 

   有網友說伊斯坦堡救援翻譯的真爛,我也很認同。尤其,從伊斯坦堡旅遊回來後,就想男主角究竟去伊斯坦堡救援什麼呢?(影片中除了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些場景,大部分大是在澳洲的場景),伊斯坦堡救援乍聽之下,你真會以為這是一部正邪對立的戰爭片呢!倒不如直接翻譯成預測水源者、占水師好,因為水代表著希望,劇中最主要表現的是這男主角不肯放棄希望的精神!

 

   

arrow
arrow

    李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